试用版_姚小黑 发表于 2019-10-28 03:22:42

〖蓝天救援〗普及性应急救护——心肺复苏术和常见急症

蓟州旅游网为您推荐文章

普及性应急救护——心肺复苏术和常见急症



黑龙江蓝天救援队

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事件或意外伤害的现场,在专业医护人员抵达之前,现场救护员为伤病员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



心肺复苏术

观察胸部或腹部是否有起伏。

倾听患者呼吸音,用脸颊感受患者呼吸的气流。

如果不能确定呼吸是否存在,应视为无呼吸,立即心肺复苏。

救护员跪在患者一侧。患者摆放平卧位,背部垫平板床或者平躺在坚硬的地面。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

按压方向:垂直向下。



按压深度:5-6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按压吹气比例:30∶2

实施心肺复苏的最佳时间为心跳呼吸停止后 4 分钟以内开始,不方便做人工呼吸时, 可以仅做单纯胸外按压。

(一)心肺复苏术

胸外按压:救护员跪于病人一侧,两手重叠,十指紧扣,掌心翘起上半身前倾,双臂伸直(保持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垂直按压。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首先一手放在前额上,另一手的手指放在颏部的骨性部位向后仰头并抬起颏部。

人工呼吸:捏鼻→托颏→包唇→吹气。

①儿童心肺复苏,年龄:1岁至12岁。

按压深度至少为胸廓厚度的1/3,约5厘米,8岁以上儿童按压手法与成人一样,8岁以下儿童可单手胸外按压。

对儿童进行单人心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双人心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率为 15∶2,每2分钟交换胸外按压角色。

②婴儿心肺复苏,年龄:出生至1岁。

判断反应:拍打足底。

按压技术:按压位置在两乳连线下一横指的位置,用两根手指垂直按压,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约4厘米。

打开气道:不可太过后仰。

人工呼吸:包住婴儿口鼻,进行人工呼吸。

单人心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双人操作按压通气比率为15∶2,每2分钟交换胸外按压角色。

(二)心肺复苏的终止

现场不安全。

病人恢复意识、呼吸。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①现场救护作用: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是心室纤维性颤动或无脉性室速,严重后果是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击除颤,但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未及时进行电击除颤者,在数分钟内就可能出现心脏停博。

在人口稠密的社区和人员活动大的场所,装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培训现场急救人员正确使用,对挽救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命意义重大。

②使用操作:打开电源开关,按语音提示操作。

极片安置部位。一片安装在心尖部,另一片电极放置在胸骨右缘、锁骨之下。

救护员语言示意周边人都不要接触患者,等候AED分析心率是否需要电除颤。

救护员得到除颤信息后,等待充电;确定所有人员未接触患者后,开始电击除颤。

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再分析心率,确定是否继续除颤,一般不超过2次。



常见急症

(一)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又称为中风或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后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乃至脑栓塞。

常见症状:意识障碍、头痛、呕吐、面部不对称、身体一侧上肢或下肢无力、麻木等。

一分钟内识别中风:

笑:笑一下,面部不对称。

说:说一句,言语不清楚。

抬:抬双手,一侧抬不起或先落下。

现场救护原则:保持冷静;禁止饮水、进食;安静卧床,头部抬高,有条件可给予吸氧;昏迷病人侧卧位,维持呼吸道通畅;拨打“120”急救电话。

(二)心血管急症

心血管急症多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一般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心绞痛表现为:

胸部不适:胸前区突然出现压榨样疼痛。

上半身其他部位不适:有一侧或两侧胳膊、背部或胃部疼痛,甚至出现牙疼等不适症状。

呼吸短促、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头晕等。

时间:疼痛一般持续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心肌梗死表现为:

发作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15分钟以上。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症状。

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

血压下降。

现场救护原则:

保持冷静。

体位:采取坐位或30度角半卧位,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宜。

解开衣领,开窗通气。

拨打“120”急救电话。

咀嚼阿斯匹林300毫克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5 毫克(可重复 4-5 次)。

(三)呼吸道异物梗阻

气道梗阻时的表现: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面色青紫,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海姆立克 (Heimlich) 自救互救方法

1.自救法:鼓励咳嗽,上腹部倾压椅背:患者迅速、反复将上腹部倾压桌子边缘或椅背,快速冲击, 直至异物冲出。

腹部手拳冲击法:患者一手捏拳置于自己上腹部,另一手握紧该拳,用力向内、向上做4-6次快速连续冲击。

2.互救法:鼓励病人咳嗽,救治者站或跪在患者背后,一手握拳,用另一手抓住拳头,脐上两指处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

3.意识不清楚病人:一手掌置于患者上腹部,另一只手覆盖,双手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无呼吸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4.一岁以下的婴儿:救护者采取坐或跪的姿势,用大腿支撑左前臂。用右手掌根在患儿两肩胛骨之间拍打5 次。

如果背部拍打不能解除气道梗阻,将患儿翻转为仰卧位,头低脚高。左手手指在患儿两乳连线中点下方连续按压 5 次。

以上两种方法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如果患儿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982015772388130816

少说多做·默默奉献

“ 别害怕眼前一切未知的危险

伸出援手心就不会再遥远

梦想指引着我们未来勇往直前

只要你相信就有蓝天救援”

蓝天救援,就在你身边!





整理:李大海

    审核:孙   慧



感恩有你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蓝天救援队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2203315&ver=1938&signature=jWNsMPprb9WmBkVNFHJ6pVdQbSR3vrmK7aH9nL-wpeg-4ToSOg1Absp2b7Cdl-4*kWOT7hh4RyjouOZyZCUpJGHQpsTDE5WaU*s-LyJ*O0ar5qtJcuFy1GaqBY5f75bh&new=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蓝天救援〗普及性应急救护——心肺复苏术和常见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