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版_姚小黑 发表于 2020-7-26 17:28:04

艺术概论 | 艺术接受论名词解释合集

蓟州旅游网为您推荐文章
1.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指的是艺术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艺术作品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中,使之得到扩展。艺术传播主题、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是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艺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现场表演的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2.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艺术哲学家丹托提出来的。著名美学家迪基继承了这一概念,认为“艺术世界”是指艺术品赖以生存的庞大的社会制度。艺术世界同时也是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艺术接受作出贡献的各种意义上的主体,包括艺术家、艺术理论家、艺术教师。各种艺术机构从业人员等;二是各种艺术机构,包括美术馆、画廊、音乐厅、电影院、艺术出版社、艺术教育机构等;三是支配艺术世界运转的规则和制度,它对艺术接受具有约定俗成的调节和制约作用。

3.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远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艺术鉴赏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严格来说,没有艺术鉴赏,就没有真正意义的艺术创作,而艺术鉴赏又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如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的基础。

4.审美态度

审美态度是指对艺术作品采取的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审美态度不仅是一种接受方式,而且是一种审美能力。在艺术鉴赏过程的准备阶段,审美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接受者能否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从艺术的、审美的角度与艺术作品交流和对话的心理基础。审美态度必然带有个人的思想、人生态度。不是绝对超然的。

5.审美期待

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和欣赏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示,它使接受者具有期待视野,并希望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得到满足。审美期待是接受者进行艺术鉴赏的心理前提,它影响着接受者与艺术作品的交融互动;影响着再创造的积极发挥;影响着艺术鉴赏的现实展开,可分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

6.审美直觉

审美直觉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所具有的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是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察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审美直觉体现为对形式美的敏锐感受和对审美意蕴的瞬间领悟浑然一体,具有整体性、直观性、自然性等特征。它是整个艺术鉴赏活动的开始。

7.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艺术欣赏的中心环节,是指欣赏者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生活于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欣赏者自身的生命冲动。

8.审美升华

作为艺术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艺术接受的审美升华,实际上就是鉴赏主体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在鉴赏对象中直观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引起审美愉悦,产生美感。

9.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鉴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就是艺术鉴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鉴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并能陶冶鉴赏者的情操,净化他们的灵魂,深化他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10.共鸣

所谓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共鸣可以发生在不同鉴赏者同一部艺术作品中,也可以发生在创作者与鉴赏者之间,以及鉴赏者与艺术形象之间,共鸣的产生一般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艺术作品要蕴含丰富的情感和迷人的艺术魅力;二是鉴赏者应怀有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情感与审美心态。

11.移情

移情是指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中,且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从而使直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立普斯则是“移情说”最重要的代表,该学说认为人在审美过程中,把物化为人,以人度物,设身处地在物的地位,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他也有了人的感觉、思想和意志。从而使得人与物发生同情与共鸣,达到“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从而产生美感。“移情说”对现代派艺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2.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指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想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接受方式,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分析阐述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作品的得失、作品的艺术特征和作品所包含的艺术规律等问题,是对艺术鉴赏的深化。它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①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作用;②影响和指导艺术创作,进而影响艺术接受;③艺术批评不只对作品本身,还会对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调解。

13.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的概念是德国接受主义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认为艺术作品的结构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面面俱到的结构,而是为接受者留有想象余地和阐释空间的结构。一切未进入欣赏者审美事业的艺术作品都还是未完成的,艺术作品中布满了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式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地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

14.罗杰?弗赖

罗杰?弗赖是英国形式主义批评家,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批评的开山鼻祖,他认为,面对一张画,我们要谈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内容很容易,对一个批评家来说,要说它的结构、色彩、线条等形式问题就很难。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艺术的评论,而前者是非艺术的评论,这种观点后来基本上成为了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的出发点,强调美术评论是一种纯审美的评论,完全排除了社会的含义,直接推出了后印象派,包括“后印象派”这个名词,他的理论对20世纪美术批评影响颇深。

15.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到,在我国近代史上,蔡元培先生十分重视美育,曾发表过《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等论文。

16.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诗应该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教”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艺术的“教”的功效应该是崇尚美德、简朴、正义、秩序和法律。“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艺术作品中不应该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艺术形象,欣赏者总是在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寓教于乐”思想对1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17.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是春秋时期由孔子提出的关于艺术价值的标准,认为对艺术(乐、舞)的评价,既需要有艺术标准,又应有道德标准,强调“善”与“美”的统一,把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观注入艺术评价领域,看到了其中矛盾的一面,对中国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18.诗无达诂

“诗无达诂”由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诗在这里特指《诗经》,诂是解释和评价的意思,达则有统一、一致之意,意在对《诗经》没有统一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人而有不同的差异,这个观点其实说的就是审美主体之间的差异性问题,不同的审美主体因自身经验,知识结构的不同,会对同一个艺术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艺术鉴赏活动就是一个无限审美再创造活动。

19.形象大于思想

“形象大于思想”由著名作家高尔基在《俄国文学史》中最早提出,指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所显示的客观意义,往往超越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认识,而出现作者与读者不一致的现象。人们常把这种艺术形象大于作者的主观思想的现象,简称为形象大于思想。欣赏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对艺术家的主观认识加以补充时,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对艺术家的主观认识加以补充和完善。

20.趣味无可争辩

“趣味无可争辩”由德国美学家康德提出,他认为“关于趣味,是不能争辩的”,强调了趣味的个性和主观化,意思是说,鉴赏趣味纯属个人私事,无所谓是非曲直,高低深浅的之别,也无标准和规律可循,在审美领域人都是说话算数的“君主”,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的创造,观赏者可以随心所欲的欣赏。

21.艺术接受

通过艺术传播,达到接受者手中,供艺术接受者消费,艺术消费者对艺术作品的消费方式有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两种,而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贯穿在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之中。

22.隐含的读者

“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概念,伊瑟尔认为:隐含的读者“既体现了本文潜在意义的预先构成作用,又体现了读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个潜在性的实现”,“隐含的读者”不是真正的读者,而是对读者接受能力和期待视野的潜在考虑,它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支配和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概念,“隐含的读者”的本质牢固地存在于文章的结构之中,它是一种结构,决不能将其与任何正式读者等同起来。

23.时尚

时尚是“时间”和“崇尚”的想家,在这一简化的意义上,时尚指短时间里人们对社会某项事物的一时崇尚,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时尚的特征主要有:①短暂性,是指一种时尚存在的短暂性,而并非指时尚全部发展历程的短暂;②阶层性,是指时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团体之间是互不相同的;③包容性,时尚包罗万象,其包容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在复古中时尚,二是时尚跨越国界。

24.谢赫“六法论”

谢赫“六法论”是指我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绘画实录的系统总结,南齐谢赫《古画品录》所举“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六法”的具体内涵分别是:①“气韵生动”所表现的人类艺术家的艺术境界为最高,“气”是艺术家对自然中的生命力的感悟;②“骨法用笔”,是指艺术家要具备画图中线条造型之绘画艺术的深厚功力;③“应物象形”是指艺术家“应物”创作时,把追求多元发散思维的抽象表现或抽象绘画视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艺术表现形式;④“随类赋彩”是指为了表现或发挥艺术家的不同“具象”、“形象”、“意象”和“抽象”等艺术思维与创作思维。⑤“经营位置”,是指艺术家创作图画时所要进行的局部和整体的创作构思,从其所要达到或表现目的的全部核心之艺术品“创作思想”,包括艺术家所有的创作技法、艺术表现力(具象或抽象)等;⑥“传移模写”是指艺术家描绘图画的艺术验证或艺术效果是否达到了艺术家自身表现的艺术效果和图画视觉观众的艺术效果两个方面。

               
信息转自:师大美学如有侵权速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术概论 | 艺术接受论名词解释合集